2025年春耕时节,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依据《农业生产星级评定管理办法(试行)》,精心打造了现代农业质量、效率、动力变革的“七星方案”,在家庭农场间引发了激烈的争“星”热潮。
星辉领航:探索现代农业治理新路径
作为北大荒集团“三大一航母”战略的标杆示范区,面对农场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的三重任务,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以“四个农业”建设为核心,创造性地构建了“星级评定”治理体系。这个体系突破传统农业管理框架,构建起涵盖科技应用、标准落实、参会培训等8大维度30余项指标的量化考评模型,将抽象的现代农业要求转化为可操作、可量化的“星级密码”。
“我们设计的不是简单的评分表,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导航系统,既指明方向,又实时纠偏,让每个种植户都成为现代农业的建设者。”在春季农业生产推进会上,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分公司总经理魏玉田强调。
面对农场企业化改革的深水区,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将“星级评定”打造为制度创新与文化重塑的双重引擎,实现了从“行政命令”到“契约管理”的治理转型。
据了解,在评定范围上,评定对象仅包括与公司签订《农业生产承包协议》的家庭农场及其成员,确保了评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同时,还规定了公开透明的“星规则”,建立“申报-初评-复核-公示”四维评审机制,评定结果同步上传“北大荒农服”App平台,接受全员监督。
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将农业生产星级评定结果划分为五星级、四星级、三星级、二星级共四个等级。以管理区为评价单元,家庭农场年度积分排名在前5%的为五星级,排名在5%至15%的为四星级,排名在15%至95%的为三星级,排名在95%以后的为二星级。在评定结果应用上,家庭农场可按照不同星级,享受对应政策,激发所有种植户争先创优的积极性。
星火燎原: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
为了让星级评定知晓率100%,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构建“多位一体”的宣讲矩阵。各管理区通过召开动员大会、发放宣传资料、张贴宣传标语,以及充分利用微信群和电视媒体,全面向种植户宣传星级评定的目的、意义、具体评定方法及奖励政策。
第十六管理区主任马英鹏和书记季娟组成宣讲团,为种植户们讲前景、算细账。“我们把星级评定工作分成三个组,分别由三个副主任牵头,每一万亩地选树2名五星级种植家庭。成立星级评定领导小组、评比小组和监督小组。要求每片区域树立一个标杆,让种植户看到自己和标杆之间的差距。最终目标是促使思想保守的种植户转变观念,激励落后的种植户紧跟标杆户的步伐,共同提升种植户整体水平。”马英鹏说。
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各管理区还选取了一批在农业生产中表现突出的种植户作为示范户,通过组织现场观摩、经验交流等活动,让其他种植户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。同时,各管理区还建立了星级评定公示制度,定期将评定结果在管理区公示栏、微信群等进行全面公示,接受大家监督。这项制度不仅增强了评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,也激发了种植户之间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。
星耀田间:激活生产要素“一盘棋”
在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示范区,北斗导航拖拉机正沿着设定轨迹精准作业,田间气象站实时传输温湿度数据,“大国农匠”周德华的手机App同步更新农事建议。“过去种地看天,现在种地看‘星’,如今大家都奔着争星去,今年的地肯定能种得更好。”周德华轻点手机屏幕,星级评定系统的积分变动清晰可见。
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广大种植户,满怀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,踊跃参与星级家庭农场评比。在水田种植方面,他们严格按照公司的种植计划和种植方式,合理安排作物种类和面积,积极应用先进实用技术,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。
“我今年严格按照农场的要求进行种植,不仅采用了育秧移栽的方式,还选用了优质的种子和肥料。”种植户张勤伟说:“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,一定能够评上高星级家庭农场。”
这套“星链式”管理体系催生了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的三大变革。在生产端,智能农机覆盖率稳步上升,标准化格田改造助力土地利用率持续提升;在经营端方面,统供率、统防率有望取得新进展;在生态端上,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率节节攀升,面源污染则逐步减少。
除了做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外,种植户们还积极参加公司和管理区组织的各类会议、培训及活动。他们通过学习新知识、新技术和新理念,努力让自己成为七星农场的“科技新星”。(吴易霞)